難忘那張慈祥的臉 文/任絕天 又是一個夜晚,望著天上那一輪孤月,我的心緒又開始起伏。風兒亂了月影,也亂了我的心——又想起了那張臉。 難忘那張慈祥的臉!那是我外祖母的臉!多少個夜晚與她在夢中相見!多少個夜晚我從夢里驚醒,醒來腦里全是她的臉!日日夜夜!日日夜夜!如影隨形,令我無法忘卻! 難忘那張慈祥的臉!是那張臉帶給我溫暖,教會我堅強!讓我明悟人間有大愛!讓我成長為現在的任憑風吹雨打,也吹不倒、打不垮的堅強少年! 難忘那張慈祥的臉!那張沉淀了無數人間的滄桑凄涼的臉始終泛著一層神圣不可侵的光輝。這光輝永遠存在于我內心深處,指引著我向前,有了它,我無畏黑暗!再沒有什么能動搖我的心! 難忘她死前的喃喃細語!她使出渾身力氣,遲緩地把頭輕輕靠到我耳側,對我說:“孩子,你要堅強地活著……“然后她安詳地閉上臉雙眼,再也沒睜開……是的,我要堅強地活著,我要堅強地活著! 淚水潤濕了我的眼角,我想放聲大哭,但是,我不能哭泣,我要堅強,我要堅強地活著——我要帶著她的那份堅強,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令我難忘的事 文/劉可欣 在我成長的這些年,有像沙灘上的貝殼一樣多的事,有的光彩奪目,有的黯然失色,但有一件事最令我難忘。 記得那天,媽媽帶我出去逛街。突然,我的肚子唱起了“交響樂”,我滿懷希望地看了看媽媽,媽媽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說:“去買點吃的吧!”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便朝早已香氣撲鼻的賣公婆餅的小攤走去。 小攤前排著一條長龍般的隊伍,每個人都焦急地等著公婆餅出爐。公婆餅有小攤的三人制作:一人做,一人烤,一人賣。公婆餅終于出爐了,那香氣繚繞不絕,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口水。有一人把一元五放在了臺子上,拿了餅就走了。賣的人沒顧上收錢,便吆喝著:“下一位”。這位是一位顯得很有錢的大老板,身穿名牌西服,名牌鞋,打著一條嶄新的領帶,手上戴著幾枚戒指,眼睛卻死死盯著臺上的錢,說:“我好像給了錢。”便把手往衣袋里摸,我本以為他回掏出百元大鈔,可他卻裝有錢的樣,把手握成拳頭狀,放在一元五角上,接著手放開,大聲說:“這是我的餅錢”。說完,拿了餅頭也不回就走了。 我真沒想到,竟有人在光天化日下做如此卑劣的行徑,而且還是衣著如此光鮮之人。他不但沒有臉紅,反而大搖大擺地走。這大概就是老師說的老面皮吧。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但依然令我難忘。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會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難忘的石磨 文/誠信達人 石磨,是南、北方人皆用的工具,小的一副近百斤,大的更重。磨,有人推磨、驢拉磨,沒有磨的勞作,生活就缺少一部份。 當下,磨己成為歷史,但艱辛的歲月是始終難以忘懷的回憶。我記得小時候,我爺爺、奶奶和母親每天起早貪黑推拉石磨磨豆腐。 俗話說:世上三事苦,撐船、打鐵、磨豆腐。我家祖父母和母親為了生活曾磨豆腐多年,做成的豆制品靠肩挑、手提沿周邊村莊叫賣,雖苦,但在那食品匱乏、交通不便、經濟又不富裕的年代,倒也挺受百姓喜歡,自家也有利可圖,下腳料還可以養豬。 當今,豆制品雖豐富,但比起那時的綠色、環保、衛生,不由地讓人懷念…… 難忘故鄉老水缸 文/雨林 去泰國旅游的友人告訴我,泰國人家里擺放著很多水缸,她讓我猜是干嘛用的。我猜不出來,不過倒由此想起故鄉的老水缸。如今在高樓居住的人們顯然已經習慣了便捷快速的城市生活,少有人家還備有水缸。但在鄉村,誰家不會放著幾口水缸呢。這種粗陶燒制的大肚子玩意兒,曾一度讓我童年的快樂中夾雜著些許的惆悵和無奈,也曾讓我遭遇險況,心有余悸 老家的水缸據說是在我爺爺的手里置辦下來的,它常年安坐在灶臺旁邊,仿佛一個慈祥的長者。沒有人告訴我它具體的容量,我只知道父親至少需要挑上兩擔水才能及它的腰線。暑假的時候,父母帶著哥哥去挖茶山,洗衣、做飯、挑水、喂豬這些活計便由我全部承擔了。考慮我個子矮小,父親便買了兩個紅色塑料桶,還給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扁擔。從家到村中古井約有百米遠,饒是如此,大半桶水提上來,跌跌撞撞挑著和我差不多高度的水桶,一路潑灑,到家只剩下小半桶了。常常需要來回十幾次,才能勉強挑夠一天的用水。那時候,我無比羨慕在自家院子里打有水井的人家,我曾幻想著,以后一定要嫁個不用挑水的人家。 因為爺爺奶奶早逝,父母忙于在地里刨食,剛滿五周歲的我,便被送進村小結束了野孩子的撒歡生活。早早晚晚往返于近十里的山路,為了能吃上午飯,父母尋了一戶相熟人家讓我搭伙。這戶人家白天都在外干活,他們就將飯菜放置在火桶里,以保持它的溫熱,而我則會在學校午間放學時,從他家虛掩的后門進入廚房。因為個子矮小,通常我只有爬上碗櫥旁邊的水缸蓋上,才能夠得著掛在碗櫥上的筷子簍取下筷子。但是某日,因為水缸蓋沒有放置嚴實,我一腳踏空便掉進了大水缸里。幸好那水缸里的水不滿,我只是嗆了幾口水。濕透了全身,瑟瑟發抖,像只落湯雞一樣,自己爬出了水缸。不然,那會兒也沒有司馬光來砸缸,我可能直接就嗚呼哀哉了。 小時候,從未離開過故鄉。我是在家鄉懷抱中的春燕,嗷嗷待哺,不知愁是何味。如今才漸漸體味,鄉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漲啊漲啊,直到滿得溢了出來,縈繞在筆尖,流淌在字里行間。便是那些耳熟的字眼,也能滿滿激蕩起我胸中的柔情。故鄉,故鄉的老水缸,想必都安然地靜立著,從不曾遠去…… 難忘那只丑風箏 文/王春玲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唱著這首熟悉的歌,我和兒子來到廣場上放風箏。那些五彩繽紛的風箏爭奇斗艷,有很多還融入了現代技術,有的能放出悅耳的音樂,還有的帶著閃爍的霓虹,放風箏的有青春洋溢的情侶,更多的是父母帶著孩子在放風箏。仰望天空中絢麗的風箏,我卻想起了一只丑風箏。 我出生在一個很偏遠的小村里,那個時代很多人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父親卻處處寵著我,母親就常常數落他:“看你把個丫頭慣的!”父親總是笑著說:“我再慣她也沒有什么給她啊!”其實,他只是個農民,也確實給不了我榮華富貴,可他總是盡力滿足我的要求。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在語文課本上讀到了春天放風箏,回家纏著父親要,父親也沒見過真的風箏,他就憑著道聽途說的知識加上自己的想象為我做風箏。在那個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扎制風箏的材料也不好找,他就小心翼翼地用刀把筷子削成竹篾,再扎成“八卦”的形狀,然后在外面糊上從鄰居家找來的舊報紙。父親是個農民,一年到頭都在地里勞作,扎風箏畢竟不是他熟悉的活兒,失敗了,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從頭再來。最后,家里的筷子竟然所剩無幾了。吃飯的時候,母親把父親大罵一通,他也只是嘻嘻地笑。 在春草泛綠的田野里,父親做的那只風箏終于飛上了天,風箏并不美,用筷子削成的竹篾做的支架,樣子不好看,風箏的顏色也不漂亮,那應該是我見過的最丑的風箏了,但它引來了無數小伙伴的尾隨和歡呼,因為那個春天里,它是我們村里唯一的風箏,在人們為了溫飽糾結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肯費心思給孩子扎一只風箏。 多年以后,我才懂得父親扎的那只風箏比任何花花綠綠的風箏都美。天底下的父母們,有著不同的人生,有很多人無力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但他們的愛一點兒都不卑微。風雨幾載,流年偷換,那逝去的一河歲月已漸漸清淺,我卻依然無法忘記那只丑風箏。 >>>更多美文:好文章
- Oct 19 Sat 2024 04:32
愛情夢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